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潜在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
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potential target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of OSCC
目的: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(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,OSCC)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(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,DEGs)筛选,进一步预测潜在靶点及预后基因.方法: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(gene expression omnibus,GEO)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(GSE23558 和GSE138206),联合GEO2R工具在线分析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DEGs;并对其进行相关通路、蛋白质相互作用(protein-protein interaction,PPI)网络及关键网络节点分析,筛选前 25 个枢纽基因,通过多个外部数据库对其进行验证.应用Timer网站进一步分析枢纽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的关系,基于Lasso-Cox算法,构建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.构建包含预后风险模型和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列线图.结果:分泌磷酸蛋白1(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,SPP1)、整合素α3(integrin α3,ITGA3)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(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,HNSCC)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(P<0.05).ITGA3被认为是具有未来临床意义的潜在免疫治疗靶点.基于SPP1和ITGA3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,可以有效预测OSCC患者的预后.结论:ITGA3、SPP1 可能为OSCC患者的治疗靶点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,并为探索OSCC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.
更多- 浏览:3
- 被引:0
- 下载:0
相似文献
- 中文期刊
- 外文期刊
- 学位论文
- 会议论文